本文共 1987 字,大约阅读时间需要 6 分钟。
loonggg
读完需要
4
分钟速读仅需 2 分钟
越忙越穷的这个怪圈是如何出现的?越穷越忙,越忙越穷的本质又是什么?
在吴军的谷歌方法论中吴军说到了越穷越忙,越忙越穷的怪圈出现的原因是:
干不该干的事情,特别是亲朋好友托付的事情。
喜欢并行处理任务。
未老先衰,不愿意接受新事物。
沉不住气,总是想找捷径。
什么意思呢?比如:
干不该干的事情
干不该干的事情,好友找你有事了,托付你,感觉你能帮忙,很多人不喜欢拒绝朋友,即使不在自己能力范围内,为了好面子,也会答应,答应之后,费劲,耗时耗力的去寻找解决办法,就是为了一个面子。耽误了自己的大量时间和精力,最后,可能做得也不咋地。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朋友托付你一件小事,其他你朋友自己完全能够自己做或者自己找到解决方法,找你帮忙,可能就是他也想偷懒,来麻烦你,而你呢?不好意思拒绝,答应了,做了一些没有意义的事情,看似维护兄弟情,但是,有时候你的付出不一定有回报,还浪费你的成长时间。
并行处理任务
我先声明,我特别讨厌并行处理任务。我我认为做事情,一定要有重点,不要把时间段切碎的太小,太细。然后在之间多个任务来回切换。我认为这样做既不能把事情做好,而且效率低下。
我特别喜欢整段时间,大段的时间,去集中处理一件事,所以根据任务的紧急重要程度学会划分时间段集中精力处理一件事就很重要了。千万不要一个时间段内来回切换很多事情。
并行处理任务让自己很忙,且效率低下,成绩也不会特别突出,对于自己的成长我认为是弊大于利。
未老先衰,不愿意接受新事物
其实这就是心态问题了,就是不愿意挑战新事物,喜欢呆在舒适区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你想一想,你什么都会了,在舒适区干你能力范围内的事情,你怎么能成长呢?重复做低效率,低能力的事情,是对自己的一种不负责任。
沉不住气,找捷径
同样的道理,其实世界上最大的捷径就是耐心。喜欢找捷径的人,是没有耐心的人,是沉不住气的人,是在来回的切换赛道,最后,捷径没有找到,事情也都没做成。
其实,越穷越忙,越忙越穷的怪圈出现的本质,根源就是没有重点和没有方向。干不该干的事情是没有重点,并行处理任务也是没有重点。未老先衰,不接受新事物是没有方向,沉不住气,找捷径更是没有方向。
说白了,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就是自己缺乏规划能力。
伪工作者最大的特点就是越穷越忙,越忙越穷,一直待在舒适区做自己舒适无比的工作。什么是伪工作者呢?伪工作者就是把自己搞得很忙,但是所做的工作在公司里面不会产生什么效果。
其实,人要摆脱这种怪圈,摆脱这种现象,最重要的还是思维的转变。很多人不愿意努力工作的原因就是感觉自己是给公司打工的。其实,并不是,你是给自己打工的。因为,你离开了公司,公司很快就能找到替代者,你要做的就是努力提高自己,让自己有更多的可选择权。
我之前有一个朋友,他其实就感觉自己值月薪 2 万,然后老板给他开的工资是月薪 1.5 万。然后,他在公司就浑浑噩噩,不主动,就感觉你给我 1.5 万的工资,我即使能力是 2 万,我也干 1.5 万的活。其实,这是害自己。你这样在公司干下去有什么意义?时间一久,在舒适区待久了,你的镰刀都生锈了,将来跳槽,你只能找到 1.5 万的工资的活了。
我之前看到一个很有意思的观点就是:甲方思维。什么意思呢?要把公司当做甲方。你服务公司就跟公司服务甲方客户一样。一般甲方客户都是很刁难的,作为为甲方服务的乙方就必须认真完成,可能才能满足甲方的需求。你把自己当个一个个体公司,你跟现在的公司签了一个合同,公司就是甲方,甲方每个月付给你钱,你作为乙方,必须认真完成。你其实就是为自己打工,如果你能力很强了,你就可以服务更厉害的甲方,获得更多的报酬了。
其实,人的状态常常可以分为三个区,即 “舒适区”、“焦虑区” 和介于二者之间的 “学习区”。
那么,我们要让自己一直保持在学习区,而非舒适区和焦虑区。舒适区让自己无法成长,焦虑区让自己焦虑,郁闷,有负影响。焦虑区让自己无所适从,找不到方法。
学习区,兼具了二者的特征:一方面他感受到的常常不是舒适,而是挑战和匮乏,由于有挑战和匮乏,所以在某种程度上他的内心是比较紧迫的,有时候甚至是焦虑的。
处于学习区和处于焦虑区的人最大的不同是他们虽然都面临挑战、匮乏,但是处在学习区的人力图找到出路,他们会找到方法来测量、分解问题,直到最后解决面临的挑战和匮乏。
所以,我们要想成长,就必须改变思维,改变状态,学会让自己处在学习区,服务好甲方,提升自己就是打造自己作为乙方的品牌和影响力,有一天你自然而然就会升值,摆脱越穷越忙,越忙越穷的怪圈。
--- 特别推荐 ---
特别推荐:一个新的优质的推荐高效工具,软件,插件的公众号,每天给大家分享优秀的效率工具,「程序员掘金」,专门为程序员挖掘好东西的一个公众号,非常值得大家关注。
转载地址:http://pviz.baihongyu.com/